經過改革開放40余年的發展,中國的經濟、工業、科技、文化、外貿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,特別是制造業,中國從一個工業薄弱的國家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制造國。
今年2月28日央媒光明網報道: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.6%,兩年平均增長6.1%。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.8%,兩年平均增長6.6%。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了27.4%,總量達到了31.4萬億元,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。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,“中國制造”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影響力持續攀升,中國正在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。中國民營物流企業上海楚基重大件看到中國制造實力不斷增強,為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。
前不久中國工業中心蘇州遭遇公共衛生事件的突襲,蘇州采取嚴格、嚴謹、硬核的疫情防控措施迅速在10天內基本控制疫情。蘇州迅速控制疫情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蘇州的工業實力雄厚,蘇州是全球重要的抗疫物資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大制造基地之一,蘇州的工業總產值高達41000億,工業增加值近萬億,強大的制造業造就了蘇州強大綜合實力,從而推動了蘇州戰疫快速結束。蘇州在納米技術、生物醫藥、高端紡織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。過去兩年工業雄厚的上海、蘇州的疫情防控整體表現都特別突出,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,制造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。
穩經濟首先要穩的就是工業,必須保持一定水平的工業增長速度。最近一年國家非常重視中國的核心工業城市上海市的發展,不斷加大上海市經濟、工業的扶持力度。過去半年內國家把新成立的中國電氣集團總部落戶上海,另外還把全球最大船舶制造商、世界特大制造企業中國船舶集團總部搬回上海,可以說國家不惜余力的支持上海制造業進一步崛起。上海是中國船舶工業的發祥地,中國船舶集團總部遷駐上海,將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綜合實力。
楚基近20年來在工程物流、貨運代理、公路項目運輸也有突出業績、2022年楚基物流往進出口全程物流、中國境內船舶租賃等方向發展。
隨著國家持續加大力度支持制造業的發展,未來很長時間內中國制造業都會保持強勁增長,我們持續看好中國制造業的發展。